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至结束 2024年三伏天的时间表
三伏时节起始与终结的具体日期,2024年三伏期间的详细时间安排揭晓。
三伏时节,起始与终结各有不同。每年入伏的日期并非恒定,其持续时长亦有所差异。以2024年为例,入伏自7月15日拉开序幕,直至8月23日画上句号。跟随小编的脚步,一探2024年三伏天的时间奥秘。
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至结束:
三伏时节,介于小暑与处暑之间,乃全年气温最盛、湿闷难耐之时。此伏分为初伏、中伏与末伏,其具体日期则由二十四节气与干支纪日相互配合确定。入伏日期每年各异,中伏时长亦不尽相同,需查阅历书方能得知。所谓“伏”,意指阴气受阳气压迫而藏伏于地。三伏日期的确定,亦基于干支历节气与干支纪日日期的配合。因庚日相隔十日,故初伏、末伏均规定为十日。而每年夏至后第三个庚日(初伏)出现早晚不一,导致中伏天数有长有短。
三伏时节,由初伏、中伏、末伏三阶段组成,共历一整个伏天。
2024年三伏天的时间表如下
初伏:7月15日-7月24日,共10天;
中伏:7月25日-8月13日,共20天;
末伏:8月14日-8月23日,共10天
今年7月15日起正式步入伏天,8月23日将迎来末伏终章,整个三伏期间共计40日。
三伏天怎么算:
【入伏】
依据“夏至三庚数头伏”的古老习俗,2024年夏至降临于公历6月21日,即农历五月十六,甲辰年庚午月丙辰日。追溯至夏至后的第三个“庚”日,恰逢公历7月15日,亦即农历甲辰年辛未月庚辰日,六月初十。
【中伏】
夏至四庚数伏之际,已寻得夏至第三个庚日。再行十日,即至第四个庚日。此日恰逢公历7月25日,农历甲辰年辛未月庚寅日,即六月二十。
故而,2024年的中伏期,恰自农历六月二十、公历7月25日这一天拉开序幕。
2024年立秋恰逢公历8月7日,自7月25日起计,需再过10日方至立秋。若立秋前未进入末伏,则中伏需延长一“庚日”。如此,方能确保中伏之终与立秋同日或其后。
因此,2024年中伏由两个庚日构成,起始于7月25日,直至8月13日落幕,共计历时20日。
【出伏】
2024年立秋恰逢公历8月7日,依照“秋后一更数末伏”的习俗,我们可追溯至立秋之后的首个“庚日”,此日标志着末伏的正式开启。
三伏天注意事项:
3不要
不要过度锻炼
常言道,“冬练三九、夏练三伏”。无论是公园还是小区的空地,总能见到跳广场舞和做操的人群。夏日里,他们身着心爱的服饰,热衷于进行高强度锻炼,汗流浃背。然而,过度出汗会损伤人体阳气与津液,导致脱水脱盐,引发体内失衡,四肢无力,甚至可能中暑。在三伏天,应选择轻度运动,并注重补充水和盐分,以静养心神,倡导“多静少动”。
不要过度贪凉
炎炎夏日,凉食成为餐桌常客,归家后,冰激凌、凉水畅饮,空调全开,温差骤变,胃部受刺激。冷食加重胃负担,脾胃功能受损,腹泻腹痛易找上门。空调过低,湿气侵入,免疫力下降,感冒风险增。空调温度宜与外界温差不超过8℃,保持温暖,微循环顺畅,氧气与营养输送自如。
大汗后不洗澡
三伏酷暑,稍一活动便汗流浃背,既闷热又不适。于是,许多人回家后的首要之举便是沐浴,更有甚者偏爱凉水澡,实则风险重重。人体汗出如雨时,毛孔皆敞开,若遇冷水刺激,毛孔骤缩,体内热量受阻,散热不畅,寒气易侵,且易致毛孔闭合,汗腺代谢受阻。建议以35℃~37℃温水沐浴为宜。
3要吃
三伏盛夏,正是养生保健的黄金时期。今日特荐三宝食材,遵循古训“冬吃萝卜夏吃姜,无需药方自安康”。生姜,日常调味佳品,富含蛋白质、糖分、维生素,更含植物抗菌素,其杀菌力不逊葱蒜,促进血液循环与汗液分泌,有效驱散体内“寒气”。故此,三伏天宜多食生姜。
羊肉脂肪与胆固醇含量低,却富含优质蛋白、钙、铁、锌等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,具有温补功效。夏季虽需大量排汗,适量食用羊肉亦能暖胃生津。羊肉营养全面,夏季能量消耗大,常食羊肉可补充营养,维持身体平衡。
绿豆,作为夏日消暑的佳选,自然不可或缺。它富含蛋白质、脂肪、胡萝卜素及维生素A,具备清热解毒、利水消暑的功效,因此,适量食用含绿豆的食物大有裨益。